
1. 空气污染问题:中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首位,空气污染成为我国首要的环境问题。
2. 水环境污染:我国七大水系中,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和长江的水质状况依次递减。超过42%的城市河流水质已不适宜作为饮用水源,36%的城市河流水质低于5类,失去了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超过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现象,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3. 垃圾处理问题:目前,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约为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不到10%。塑料包装和农膜引起的白色污染已在全国范围内蔓延。
针对上述环境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环境:
1. 节约用水:关闭身后的水龙头,防止滴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 谨慎使用洗涤剂:尽量多使用肥皂,减少化学物质对水的污染。
3. 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选择耐用的物品,减少白色污染,自备购物袋或购物篮。
4. 正确处理垃圾:不随意丢弃电池、塑料等垃圾,实行废物回收利用。
5. 保护动植物:不捕猎、使用珍稀动物和保护动物,种树,爱护环境中的每一寸花草树木。
扩展资料:
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于研究和防止自然环境的恶化,由于人类的生活、生产建设活动带来的污染和破坏,寻求控制、消除这些因素,改善环境质量,使之更好地适应人类生活和工作的需要。环境保护是利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认识到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及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防止环境质量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保护人类健康,造福子孙后代。
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中,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产发展和经济繁荣的物质来源。没有地球广阔的自然环境,人类就不可能生存和繁衍。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和生活的废物不断增加,导致空气、水质、土壤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许多资源日益减少,并面临着枯竭的危险。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日益严重,粮食生产和人类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因此,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