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荸荠,别称地栗、马蹄、乌芋等,学名Eleocharis tuberosa,英文名chufa。它是我国特有果品,原产于我国南部和印度,现今在全球多个国家广泛种植,包括美国、日本、越南和韩国等。
2. 荸荠属于莎草科荸荠属的浅水性宿根草本植物,其球茎可作为蔬菜食用。它因其外形类似马蹄和栗子而得名,不仅外表相似,其性味、成分和功用也类似栗子。它生长在泥中,因此得名地栗。
3. 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口感甜多汁,清脆可口。它既可以当作水果,也可以被视作蔬菜,是深受大众喜爱的时令食品。
4. 荸荠营养丰富,汁多味甜,自古以来就有“地下雪梨”的美誉,北方人则将其视为“江南人参”。
5. 鲁迅先生非常喜爱荸荠,尤其是风干的荸荠。他曾向广西的朋友写信表达了对桂林荸荠的向往,虽然未能亲尝,但仍然以上海的小马蹄代替。
6. 桂林的荸荠以清甜鲜脆著称,生长在沙土中;而江浙的荸荠产自水田,属于湿荸荠。桂林产的是干荸荠。
7. 荸荠具有多种功效,包括凉血解毒、利尿通便、化湿祛痰和消食除胀等,特别适合儿童和发烧病人食用,每次约10个。
8. 由于荸荠生长在泥中,可能附着有细菌和寄生虫,因此必须彻底洗净并煮熟后才能食用。煮熟的荸荠口感更甜。
9. 荸荠属于生冷食物,对于脾肾虚寒和有血淤的人来说不太适宜食用。
10. 荸荠营养价值高,常食可润肠通便,清热化痰。它对糖尿病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能帮助老年人降低血压,增强免疫力,对抗癌症,抑制流脑和流行性病毒感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