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收到的仲裁短信不一定是真实的。
2. 许多催收机构会发送此类短信,要求借款人尽快偿还债务。
3. 收到仲裁信息时,需要仔细核实其真实性,可以通过短信中的详细信息及案件编号在仲裁委员会官方网站上进行查询。
4. 即使确认仲裁通知为真,借款人也无需恐慌。首先应与贷款平台联系,商讨还款事宜,并请求取消仲裁申请。
5. 借款人也可以积极应对诉讼,搜集贷款平台可能存在的非法行为证据,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进行仲裁。
7. 该法律明确了三个原则:一是仲裁双方必须是具有民事主体资格的当事人;二是仲裁争议事项应属于当事人有权处理;三是仲裁范围限于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