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画山水障》描绘了张九龄心中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与追求。诗中提到“心累犹不尽,果为物外牵”,表达了内心的疲惫与外界纷扰的牵绊。张九龄试图在耳目所及之处,借助画作的丹青之美,来寻求心灵的慰藉。
尽管心中常怀野外之趣,但现实中的种种束缚却难以摆脱。诗中写道“尝抱野间意,而迫区中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冲突。尽管尘世琐事已成往事,诗人坚守内心的那份纯净,不愿轻易改变初衷。
然而,真正的艺术创作,恰如良工所为,能够满足诗人的心愿。画作中的山泉灵动,岩石苍劲,仿佛是大自然的缩影。诗中描述“良工适我愿,妙墨挥岩泉”,赞美了画作的生动与传神。
画中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奥秘,又蕴含着深远的艺术魅力。诗人将画作置于北堂之上,仿若南山之景,展现出一种静谧之美。这样的环境,让他远离了喧嚣,心灵得以宁静。
萱草无忧无虑,合欢之树则能化解心中的愤懑。诗人发现,这些微小的事物,却能带来心灵上的安慰。借助画作,他仿佛找到了一种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言象相合,意色并存。
面对这幅画,诗人找到了一种享受的乐趣,心灵得以超脱,思绪万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内心深处那份永恒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