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脉滴注通常适用于较严重的疾病或需快速补液的情况,常见部位为周围静脉,如手背和小儿头皮,必要时也可选择深静脉,如锁骨下静脉、股静脉和颈内静脉。
补液量和速度会根据病人的具体状况调整,速度可以从每小时10毫升到1000毫升不等。若速度过慢,则无法达到治疗效果,而过快则可能引发心力衰竭或中毒。
在注入药物时,滴注速度通常控制在每小时100到200毫升,而常规补液速度则在每小时300到500毫升之间。
补液的成分根据不同的需求而变化。生理需要方面,禁食禁水的病人每日需5%葡萄糖1500毫升,0.9%生理盐水500毫升,以及10%氯化钾30到40毫升。
病理需要则取决于具体疾病。例如,休克病人可能需要输液10000毫升,其中大部分为晶体液、部分胶体液和血液;糖尿病病人输液量可达到体重的10%,初期多为生理盐水,当血糖降至13.9毫摩尔/升以下时,可改为5%葡萄糖溶液;尿崩症病人的输液量通常在4000毫升以上,主要使用糖水和胶体液。
脱水情况可分为高渗性、等渗性和低渗性脱水,根据脱水的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治疗方案需具体分析。
电解质紊乱涉及体内多种离子,如钾、钠、氯、钙等,其浓度需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需要调节,如高钾血症、低钾血症、高钠血症、低钠血症等,具体治疗方法可参考相关链接。
酸碱平衡紊乱是指血液的pH值偏离正常范围,疾病可能引起酸中毒或碱中毒,治疗需调整酸碱度至正常范围,具体方法同样可参考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