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对苏州的印象,是张继笔下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是古人唐诗中的“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这次来到苏州,才发现除了文人笔下的江南美景,姑苏更吸引我的是那古色古香的建筑和“小桥流水人家”般的惬意生活。拙政园在没来之前,我早已久闻其名。作为四大园林之首,中国园林艺术的集大成者,拙政园的美誉早已传遍四方。
步入大门,便是兰雪堂。接着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怪石嶙峋的假山,这假山唤作缀云峰,虽被各色花朵点缀,虽假山个头不大,但也遮不住这山的突兀破天之感,这缀云二字,当真当得。廊转湖走,一路有土山密植苍松,浓翠欲滴;此外还有亭有榭,有溪有桥,有广厅品茗之所。从曲径通往曲廊,便来到中园了。
听雨轩外,雨打芭蕉。这中园倒好像为观莲量身打造一般,绣绮亭、绿漪亭、雪香云蔚亭、荷风四面亭、听雨轩、倚玉轩还有远香堂,众多亭台楼榭点缀在湖上,一个转身就是幅别有味道的风景。倚玉轩东邻远香堂,与船舫形的香洲遥遥相对,而北面正有一荷风四面亭,三者正成鼎足之势,也都是观莲的好去处。
千回百转,柳暗花明。走过别有洞天,就到了西园。卅六鸳鸯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便是这西园的主体建筑了。说起曼陀罗,我便想到了金庸笔下的曼陀山庄。十八学士下,段誉是如何为一声叹息而神魂颠倒,西夏国内,又是如何为佳丽遭到暗算又不生恨。不知金庸老爷子是否来过苏州,这姑苏城内,又是否有一位打着油纸伞的温婉女子萦绕在他的心头?
走进拙政园,就如同走进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更神奇的是,这画卷又如同云彩一般,随着步伐,向我们展现出不一样的风采。唐时杜牧用“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来描绘阿房宫的宏伟壮阔,却不知拙政园以江南园林特有的秀气精致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什么叫做“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大师诚不我欺。
平江路不大,窄沿细道,堪堪能过黄包车;平江路不靓,粉墙黛瓦,朴素的很,不过,遥至南宋的时光沉淀,却能让那些宽沿大道摩天大楼黯然失色。沿河的粉墙黛瓦,透露出岁月的痕迹,让人仿佛穿越回那个遥远的时代。漫步其中,仿佛每一砖每一瓦都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拙政园和平江路,让我感受到了苏州的古朴与精致,也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里的每一砖每一瓦,每一草每一木,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让人流连忘返。苏州,这个千年古城,用它的独特魅力,让我深深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