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字草书的书写美观之道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 结构均衡:满字为左右结构,书写时左边宜窄,右边宜宽,确保整体布局的和谐。
2. 氵部处理:左边的氵部(三点水)应弧形排列,保持笔意的连贯,同时注意不要写得太宽。三个点的分布应为首点饱满并向左下方出锋,次点紧接首点锋尖且向下出锋,末点为提点,轻提后指向首点右侧。
3. 右部对正:右部的上下两部分要对正,上部的“卝”字两竖应稍长且相对,左横短而轻,右点与左横要对应。
4. 下面结构:下面的“両”字横画采用左尖横,略微抗肩,不宜过重;左竖稍向右斜,且略带弧形;横折钩的横画实接起笔,略微抗肩,右竖略重,左斜,钩不宜过大。
5. “山”部注意:最后部分的“山”字要注意各笔画的布白要均匀。
6. 草书发展:草书的写法起源于民间,经历了由篆书向隶书转化的过程,尤其是章草的形成和发展,进而演变成今草。章草和今草是狭义上的草书,它们既有法度的规范性,又有很大的灵活性。
7. 草书特点:草书的特点包括笔画的省略和结构的简便,使用点画作为基本符号代替偏旁和字的某些部分,具有强烈的符号化特征。此外,草书笔画之间以及字与字之间的连带呼应,不仅便于快速书写,也更能表达书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