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流量为王的当下,众多品牌纷纷寻求跨界合作,意图通过联动大IP、制造热门话题,来实现品牌的迅速崛起。跨界联名,这一时下热门的营销手段,意在突破传统界限,为产品注入新鲜活力,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它不仅是产品创新的巧妙策略,也是打造爆款的捷径。
然而,跨界联名的实际效果是否总是如预期般美好呢?答案并非如此。我们往往只看到市场上的成功案例,如MAC的“王者荣耀”口红、大白兔唇膏等,却忽略了那些隐藏在跨界联名背后的失败案例。品牌联动并非一劳永逸,更非一蹴而就。真正成功的品牌联动,离不开品牌自身的影响力以及多种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
以故宫口红为例,它曾一度引领化妆品的国潮风潮,成为众多品牌跨界文创IP的灵感来源。然而,故宫紫檀系列护肤品的销量却令跌眼镜,甚至不足百件。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产品价格过高,与国际大牌比肩,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丽质华堂的品牌影响力有限,难以单凭故宫IP就实现突破。跨界联名,两个品牌的影响力需对等,方能达到最佳效果。
但即使品牌影响力对等,跨界就一定能成功吗?也不尽然。奈雪与人民日报的跨界联名便是一例。尽管奈雪在茶界颇有名气,人民日报更是媒体界的巨头,两者联手推出国潮茶饮报款红石榴,并附赠免费券,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微博话题浏览量仅有50万左右,远低于预期。究其原因,在于奈雪与人民日报的跨界显得过于牵强。作为茶饮品牌的奈雪与新闻媒体的人民日报,两者在品牌性质与调性上缺乏契合点,让消费者感到困惑。
因此,跨界IP并非简单地“跨”一下就行。只为搞噱头的跨界不仅难以提升销量,连流量也未必能有所斩获。品牌之间的跨界合作需要深思熟虑,确保影响力对等、品牌性质与调性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