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陈鑫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中,金刚捣碓这一式名的由来被详细描述。金刚神以其坚不可摧之杵捣谷,取其坚刚沉重与双手护心之意。在陈式老架一路中,金刚捣碓由十个分动组成,每一分动均承载不同的技击含义。其成势时包括撩阴掌、上钩拳、提膝撞裆及下踩脚等动作。
具体动作如下:右手顺缠螺旋划弧,向外折腕旋转,随后重心前移,左手前掤,右脚蹬地前上,右手随之前上,掌心向对方裆内发撩阴掌。紧接着左掤变下落,置于小腹前,掌心向上,在左手下落的同时,右掌变拳弧线向上发里钩拳击打对方下颏。右腿含胸收腹,松胯屈膝上撞对方裆部。随后左手下落,与右拳上击、提膝撞裆同时到达。右拳上击、右膝上撞之后,右拳下落至左手掌心内,右脚向下直踩对方脚。
练习时需注意,右拳上击、右膝上撞之后,右拳下落至左手掌心内,右脚向下直踩,需与右拳同时到达。下踩脚时,屈膝松胯,脚五趾微屈,气向下沉,以胯力向下震踩,声音如钟,但不可伤脚膝。正确练习可松筋活血,不当练习则可能引起伤痛。
尤其对初学者或年纪较大的练习者,身体关节未完全放松或未明拳理的情况下,不可盲目用力震脚,否则易造成后脑伤害或膝盖、脚后跟受伤。学者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