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非典型发作的情况较为普遍,特别是在老年人中更为明显。这些患者可能会表现出一些不同于年轻人的特殊症状,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疾病发展过程所导致。
首先,无痛型心肌梗塞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这可能是因为心肌梗塞常常伴随着严重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的心律失常或昏厥,这些并发症使得疼痛感被掩盖。此外,老年人的神经系统衰退,使得他们对疼痛的敏感度降低,痛阈升高。还有,老年人由于长期反复发生相对冠状循环障碍,往往出现散在性的微小梗塞病灶,而急性的大块透壁梗塞较为少见。
其次,疼痛不典型的症状在老年患者中也不少见。一些患者可能会表现为上腹部或剑突下的疼痛,或者是背部痛或咽痛等非典型部位的疼痛。这些症状可能使诊断变得复杂。
同时,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并发脑循环障碍的情况也较为常见,这被称为“心肌梗塞后卒中”。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心肌梗塞的前壁及大面积心肌梗塞之后,可能是因为急性心肌梗塞导致心排血量下降,从而造成脑供血不足。
此外,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合并泵衰竭的情况也较为常见。这与老年人冠心病病程长、心肌广泛缺血、硬化,以及心肌收缩力减退、心室壁顺应性降低,心脏贮备功能明显下降有关。
同时,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律失常,特别是传导障碍的情况也较为常见。这可能是因为老年人心肌及传导组织的退行性变所致。
再梗塞(复发性梗塞)在老年人中也较为常见,其临床表现与初发性梗塞有所不同,并发症也更为严重。
最后,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的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年龄是影响心肌梗塞预后的重要因素,年纪越大,预后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