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都有追求美丽的愿望,然而,因化妆品使用不当导致美容不成反被毁容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为了引导消费者科学消费,中消协与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自3月30日起,将在上海、广州、北京等一线城市开展一系列的化妆品科学消费指导活动。
近年来,关于化妆品的投诉在中消协的接案中直线上升,其中,化妆品质量低劣成为了消费者投诉的焦点。据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3月,全国拥有化妆品生产许可证且在有效期内的企业达到3197家,化妆品品种更是多达25000余种。2009年,化妆品行业的销售额约为1400亿元,年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这使得中国的化妆品销量在亚洲位居第二,世界排名第八。
然而,中国化妆品市场的消费者满意度却不尽如人意。中消协副秘书长董祝礼透露,去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化妆品投诉近万件,其中六成与质量问题有关。小商品市场和网站成为了消费者购买劣质化妆品的重灾区。
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为不法商贩和违法经营的网店提供了滋生的土壤。特别是在化妆品行业,消费者因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而上当受骗的情况尤为突出。中消协曾约谈某知名网站负责人,试图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董祝礼强调,消费者应从正规渠道购买化妆品,以确保基本的安全保障。
大折扣、标识模糊、条形码或电子监管码被刮掉的化妆品往往都是假货。中消协秘书长助理王前虎指出,一些不法商贩和网店从非法渠道采购假冒、伪劣产品,甚至将过期产品重新包装后低价销售以吸引消费者。此外,打着直销旗号在地摊销售的名牌化妆品也需引起警惕。王前虎提醒消费者,地摊销售的所谓名牌化妆品多为深圳等地的工厂生产,均为假货。考虑到地摊化妆品的价格连成本都不够,消费者应谨慎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