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家们利用鱼的抗寒基因改造了西红柿和草莓,使其能够抵御寒冷;将沙漠地带动植物的耐旱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中,使其在干旱情况下仍能丰收;并通过基因转移创造出抗病虫害的农作物,减少了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降低了种植成本,甚至使某些转基因食品的营养价值超过传统食品。
转基因农业生物科技的例子包括抗禽流感病毒的家禽和鱼类,这些技术展示了基因转移的广泛用途。
所谓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生物技术将特定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改变其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等方面更符合人类需求的食品。最早的成功案例是1983年培育的含有抗生素抗体的烟草,直到1993年,才在美国市场推出了首款转基因食品——延迟成熟的西红柿。
全球范围内,转基因作物的数量显著增长。从1996年的170万公顷增加到2003年的6770万公顷,涵盖了牛羊、鱼虾、粮食、蔬菜和水果。其中,转基因大豆占全部大豆种植面积的55%,玉米占11%,棉花占21%,油菜占16%。这些转基因作物的国际贸易出口额也在逐年增加。
美国是转基因技术应用最广泛的国家,转基因大豆、棉花和玉米的种植面积分别占各自作物总种植面积的55%、45%和40%。据估计,从1999年到2004年,美国基因工程农产品和食品的市场规模将从40亿美元扩大到200亿美元,到2019年将达到750亿美元。专家预测,21世纪初,美国的每一种食品中都可能含有转基因成分。
其他如阿根廷、加拿大等国家的转基因农业生产发展也十分迅速。我国在转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尤其是在转基因棉花方面。然而,真正大规模商业化的品种并不多,仅有抗病毒甜椒、延迟成熟西红柿、抗病毒烟草和抗虫棉等六个品种。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市场上含有大豆成分的食品,如豆油、磷脂、酱油和膨化食品等,都含有转基因成分。此外,一些进口食品和快餐连锁店的食品中也含有转基因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