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平衡的基本概念在于确保在不同光源条件下拍摄的照片能够准确还原白色物体。在特定光源下拍摄时,可能会出现偏色现象,这时通过加强对应的补色来进行补偿。例如,在日光下拍摄的照片,仅改变白平衡设置,可以观察到不同设置下产生的偏色效果。
在传统摄影中,为了补偿偏色现象,拍摄时需使用各种彩色滤镜。而数码相机的白平衡功能则类似彩色滤镜,但没有自动滤镜选项。通常,自动白平衡(AWB)就足以应对大部分情况,但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选择使用其他白平衡选项。
在传统摄影中,调整红、绿、蓝三原色的比例以使其混合后成为白色,从而实现准确的色彩还原。数码相机则通过电路改变不同色光所产生的电信号增益来实现这一目的。
数码相机的白平衡调整通常有三种模式:自动白平衡、分档设定白平衡和精确设定白平衡(手动设定模式)。不同相机设有不同调节白平衡的方式。普及型数码相机通常采用自动白平衡,准专业数码相机设有分档设定白平衡,而专业的数码相机则设有精确白平衡(手动设定模式)。
自动白平衡依赖数码相机内的测色温系统,测出红光和蓝光的相对比例,再根据这些数据调整曝光,产生红、绿、蓝电信号的增益。其优势在于简单快捷,但有时会导致色彩还原不准确,甚至适得其反。
在特定情况下,手动设定白平衡可以提供更精确的色彩还原。例如,在拍摄特定光源下的场景时,手动设定白平衡可以更好地调整色彩平衡,使照片更具真实感。
总的来说,白平衡在摄影中的重要性在于确保在不同光源条件下拍摄的照片能够准确还原物体的真实色彩。不同的白平衡设置可以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因此在拍摄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