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社会中,补肾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市面上各种补肾产品层出不穷,这使得消费者在选择时感到困惑。实际上,这些补肾产品往往包含多种传统中药,它们虽然配方各异,但主要成分多为鹿茸、仙灵脾、肉苁蓉、菟丝子等几种常用的补肾药材。
鹿茸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的功效,适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引起的各种症状,如阳痿、早泄、宫冷不孕等。现代研究表明,鹿茸含有雄性激素样物质,能促进性腺功能,增强机体代谢。煎汤内服每次用量为0.6克至3克。
仙灵脾即淫羊藿,能补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适用于阳痿、宫冷不孕、腰膝无力等症状。研究表明,仙灵脾含有淫羊藿甙,具有雄性激素样作用,能促进抗体形成。煎汤内服每次用量为5克至15克。
肉苁蓉则能补肾壮阳、润肠通便,适用于阳痿、宫冷不孕、小儿麻痹后遗症、老年虚弱等症状。研究表明,肉苁蓉含有微量生物碱和结晶性中性物质,能促进抗体形成。煎汤内服每次用量为10克至30克。
菟丝子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作用,适用于腰膝酸痛、遗精、糖尿病等症状。研究表明,菟丝子含有糖甙、维生素A样物质,有收缩子宫和抗利尿的作用。煎汤内服每次用量为10克至15克。
海狗肾能温肾壮阳、益精补髓,适用于肾虚阳痿、不孕等性机能衰退症状。煎汤内服每次用量为3克至6克。
海马则能温肾壮阳、调气活血,适用于肾虚阳痿、遗尿、虚喘等症状。研究表明,海马有兴奋性机能的作用,可延长正常雌小鼠的动情期。煎汤内服每次用量为3克至6克。
冬虫夏草既能养肺阴,又能补肾阳,适用于肺痨咳血、阳痿遗精等症状。研究表明,冬虫夏草有平喘作用,对心脏、肠管和子宫均有抑制作用。煎汤内服每次用量为5克至10克。
巴戟天能温肾壮阳、益精、强筋骨、祛风湿,适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症状。研究表明,巴戟天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煎汤内服每次用量为6克至15克。
仙茅能温补肾阳、除寒湿暖腰膝,适用于阳痿、腰膝冷痛等症状。煎汤内服每次用量为3克至10克。但因其有毒性,只宜暂用,不可久服。
阳起石能补肾气、暖下焦,适用于阳痿、遗精早泄、女子不孕等症状。煎汤内服每次用量为3克至10克。
枸杞子能养血益阴、补肾阳,适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症状,如腰膝酸软、遗精等。煎汤内服每次用量为4克至10克。
除了上述药材外,还有许多补肾药物,如韭子、锁阳、覆盆子、蛤蚧、雄蚕蛾等,但由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
在使用补肾药物时,需注意两点:一是要确定是肾阳虚,而非肾阴虚;二是不要一味补阳,因为这些药物多为温热药,长期使用可能会耗损肾阴,使肾气更加不足。古人认为,补阳应从阴中求阳,因此正确的用法是在补阴药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药。
常用的补阴药有地黄、山萸肉、元参、女贞子、旱莲草、何首乌、阿胶、龟板、鳖甲等,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如果一味补阳,追求速效,无异于饮鸩止渴,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