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罗庚勤奋成才,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便辍学在家。辍学之后,他对数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通过自学《大代数》、《解析几何》和《微积分》,踏上了通往数学大师的路。华罗庚白天帮助父亲打理小店铺,为了抽出时间学习,他常常早起,磨豆腐时已经点灯在看书。晚上,他很少出去乘凉,埋头学习。严冬,他将砚台放在脚炉上,一边磨墨一边演算习题。年节时,他也不去亲戚家串门,埋头读书。时间久了,父亲很生气,撕他的算草纸,扔到大街上或火炉里,华罗庚总是拼命保护这些算草纸。
冯·诺依曼是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被誉为“计算机之父”。1911年至1921年,他在布达佩斯的卢瑟伦中学读书期间,就崭露头角,受到老师的器重。在老师指导下,他与老师合作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那时他还不足18岁。
伽罗华生于巴黎附近的一个小城镇,父亲是学校校长。伽罗华从小有良好的家庭教养,12岁时离开双亲到巴黎求学。他不满足于课堂灌输,研究最难的数学原著。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是“只宜在数学的尖端领域工作”。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于意大利半岛南端的西西里岛叙拉古。父亲是数学家兼天文学家。阿基米德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养,11岁就到亚历山大城学习。在这座“智慧之都”,他博阅群书,汲取了许多知识,并成为欧几里得的学生。阿基米德钻研《几何原本》,并在数学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作为圆周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但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祖冲之在前人成就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得出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取为密率。他计算得出的密率,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1000多年以后的事了。
塞乐斯是古希腊第一位闻名世界的大数学家。他原是一位商人,靠卖橄榄油积累了财富后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和旅行。他勤奋好学,不迷信古人,勇于探索和创造。他在埃及旅行时,认识了古埃及人的丰富数学知识,并用巧妙方法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国王钦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