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首先要推荐适合他们的读物。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阅读卡通类读物,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读故事性强的童话、神话、寓言、英雄人物故事等。通过这些读物,可以让他们在书中找到生活的乐趣,产生读书的兴趣。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的情景和丰富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松鼠和松果》一课时,先出示图片,然后问学生是否认识它们,看到它们会想到什么。学生的思维会因此被调动起来,他们会更加投入地阅读新课。
同时,教师还应利用各类评价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可以开展故事汇报活动,让学生把课外阅读到的故事在班上讲述,开展评比活动,激发学生多读课外书的欲望;也可以利用语文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艺术享受,从而产生把书读好的欲望。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样重要。首先,教师应培养学生自觉读书的习惯,要求学生每天固定时间阅读,家长也应该配合完成。其次,培养读书动笔的习惯。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边思考边动笔,在书中勾画、圈点,以帮助他们抓住重点、深入理解;还可以要求学生批注或摘录文中的好词佳句,帮助他们积累,丰富思想。
此外,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如《草船借箭》一课,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找出能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语句或语段,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
同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的习惯,帮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在学完汉语拼音后,适当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进行阅读,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最后,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卫生习惯,如正确的坐姿、保持适当的眼睛与书本的距离、默读不出声、朗读声情并茂等。教师应不断提醒学生,必要时还可以采取奖励措施来强化这一习惯的养成。
通过这些方法,教师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最终让学生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