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尔定律,由英特尔名誉董事长戈登·摩尔提出,揭示了集成电路芯片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每隔18个月便会翻一番,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这一发现不仅适用于存储器芯片,也精确描述了处理机能力和磁盘驱动器存储容量的发展。在26年间,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从1971年的2300个增加至奔腾II处理器的750万个,增加了3200多倍。高纯硅的独特性使得集成度越高,晶体管价格越便宜,从10美元降至千分之一美分。运算10万次乘法的价格,从IBM704的1美元降至3.5美分。
摩尔定律的三种版本总结了其核心内容。第一种版本指出,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的电路数目每隔18个月翻一番;第二种版本强调,微处理器的性能每隔18个月提高一倍,价格下降一倍;第三种版本则认为,用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每隔18个月翻两番。尽管三种说法各有侧重,但它们的核心都是"翻番"周期为18个月。
摩尔定律的影响深远,成为许多工业预测性能的基础。它不仅推动了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还促进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进步。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摩尔定律虽面临挑战,但其核心思想——技术进步的速度远超预期,依然激励着科技界不断探索和创新。
摩尔定律的经济学效益同样显著。晶体管价格的下降,使得计算机技术更加普及,推动了信息技术。从10美元到千分之一美分的转变,不仅降低了个人和企业的技术成本,还加速了信息时代的到来。这一变化对教育、医疗、交通等各行各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摩尔定律的提出,不仅是对技术发展趋势的观察,更是对未来科技进步的预测。它提醒我们,技术进步的速度远超我们的想象,也激励着我们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推动科技和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