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腹痛的情况复杂多变,涉及多种病因。腹痛的起病方式多样,包括急性穿孔、出血、肠扭转等,这些情况往往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相比之下,一些较轻的内科疾病则可能缓慢起病。腹痛的持续时间也有明显特征,持续性疼痛往往提示炎症或空腔脏器穿孔,而疼痛阵发性加重则可能表明腹腔内有多个病变同时存在。
患者体位的变化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肾结石、胆结石或胆道蛔虫症患者常呈现辗转体位,而急性腹膜炎患者则可能因为疼痛而采取强迫体位。症状的出现顺序也值得注意,先发热后腹痛通常与内科疾病相关,而先腹痛后发热且持续6小时以上则提示外科急腹症。
疼痛的放射也是判断病因的重要线索。胰腺炎疼痛常向左腰背部放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时因膈肌刺激疼痛可能向肩部放射,胆囊炎、胆石症疼痛则可能向肩背部放射。子宫及直肠病变疼痛常向腰骶部放射,输尿管结石引起的绞痛则可能向会阴部或大腿内侧放射。
急性腹痛还可能伴随一系列症候群。腹膜刺激征群表现为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腹壁肌卫,常见于急腹症。肠梗阻症群则表现为呕吐、腹胀、腹痛、排便排气停止及肠鸣音亢进或消失,常见于消化道梗阻性疾病。内出血症群则表现为口渴、面色苍白、出冷汗、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常见于消化道大量出血及外伤引起的闭合性腹腔脏器破裂出血。
炎症性症群表现为体温升高超过38℃或降低,呼吸急促超过20次/分,白细胞计数增高超过12×10/L,常见于与感染相关的腹部疾病。消化道症群则表现为反酸、嗳气、恶心、呕吐、呃逆、腹胀、腹泻、排便排气停止、厌油腻食、黄疸、大便性状改变等,常见于消化系统内科疾病。
处理急性腹痛时需注意区分即刻致命性腹痛和延误致命性腹痛。即刻致命性腹痛可能由心血管疾病导致,救治时患者应立即就地休息,采取舒适体位,并避免精神紧张和恐惧。同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测量血压及脉搏,必要时服用甘油类药物。延误致命性腹痛患者虽然起病急骤,但病情不会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因此需尽快到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对于一般性腹痛,患者是否去医院需视具体情况而定。总之,急性腹痛患者的救治需综合考虑病因、症状及症候群,及时进行甄别和处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