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NS,即域名系统,它为互联网上的主机分配域名地址和IP地址。用户使用域名地址,该系统就会自动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实现网络访问。
任何域名都至少需要一个DNS服务器,通常建议有两个。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域名解析的可靠性。当第一个DNS服务器出现问题时,可以迅速转向备用的DNS服务器。只要有一个DNS服务器能够正常工作,就不会影响到域名的正常使用。
要确定一个域名的DNS服务器,只需访问www.internic.net/whois.html,输入你要查询的域名即可看到相应的DNS信息。这里提供了国际域名管理中心的唯一权威信息,能查到域名即表示域名是生效的。
DNS服务器是可以被修改的,但修改后的生效需要24-72小时的时间。修改过程中,域名解析不会中断,只要两边都做好了解析,生效后新的DNS服务器将开始工作。
DNS服务器具有缓存功能,缓存存在于两处:1)访问者的电脑;2)ISP接入商。当访问者请求解析某个域名时,会首先在本地缓存中查找,如果存在则直接使用,无需再次查询。
ISP接入商的DNS服务器同样具有缓存功能,它会缓存解析过的记录。如果访问者请求解析的记录不在缓存中,ISP的DNS会查询并缓存相应的记录。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ISP的DNS缓存一般有1小时的期限,超过这个时间间隔后,会重新从域名的DNS服务器获取最新的记录。
域名商的DNS服务器可能不会实时刷新记录,一般会在10分钟内完成刷新。这主要是为了节约服务器资源,减少DNS刷新对解析过程的影响。
通过了解这些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DNS服务器的作用及优化域名解析的过程,从而提高网络访问的效率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