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08年以来,中国化妆品行业掀起了一股草本、植物、环保的潮流,众多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佰草集、相宜本草等品牌尤为突出。这股草木之风不仅在国内盛行,还引起了外资品牌的关注,纷纷推出主打植物概念的新品。例如,宝洁公司推出了飘柔汉方,欧莱雅集团开发了中草药化妆品,雅诗兰黛则推出了红石榴系列,进一步激发了市场追捧草本概念的热潮。
本草概念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了突破国际品牌主导一线市场的希望,但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国内企业如何把握这一机遇,将植物领域的品牌做大做强,以对抗外资品牌?这成为当前国内企业面临的重要难题。
首先,加强同科研单位的合作是关键。植物作为化妆品的主要来源和基础原料已有悠久历史,而近年来植物提取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更是愈发广泛。据悉,我国植物提取物产量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然而,仅依靠现有的562种天然原料是远远不够的,更难以满足本土品牌的发展需求。因此,加强同国内外植物研究机构的合作,开发更多天然植物原料,为新产品的开发打好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本土企业家需端正心态,提高产品质量。产品是品牌成功的基础,不能仅停留在概念炒作和跟风上。当前市场上存在大量劣质、假冒的化妆品,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影响了本土化妆品企业的发展。因此,本土企业应摒弃盲目跟风和概念炒作,把提高产品质量落实到实处。
最后,本土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尽快切入细分市场。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本草、植物品牌的产品同质化严重,卖点大多集中在绿色、天然、植物等方面。因此,本土品牌应理性对待本草、植物概念,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尽快切入细分市场。例如,将植物和精油进行组合或开发具有特殊功效的植物单品等。
总之,草本、植物领域特别是中草药是中国的国粹。本土化妆品牌在该领域具有先天的应用优势和品牌优势。要转化这种优势为本土企业成功的筹码,企业需摒弃陋习、尊重消费者,并在原料开发、新产品开发、市场细分等领域做好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