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性耵聍是一种常见的耳部问题,特征是耳道内常有油腻状的耳垢堆积,有时会溢出耳孔。这种情况不仅令人烦恼,还可能影响听力。中医理论认为,油性耵聍是由于体内湿热内郁,上犯清窍所致。湿热内郁,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因此,治疗上主要采用清热化痰、行气活血的方法。
针对油性耵聍,我总结了一套有效的治疗方案。首先,需要通过外部手段清除耳道内的油性耳垢,然后配合内服药物。这套方案我已经应用于多个病例,效果显著。一般情况下,服用7剂药物后,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如果日后再次出现油性耵聍,继续按此方服用7剂即可。
治疗方剂具体如下:柴胡10克,香附10克,石菖蒲10克,当归尾12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法夏12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黄芩12克,赤芍药12克(儿童用量酌减一半)。每日一剂,分两次煎服。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过程中应保持耳道清洁,避免使用过硬的棉签等物品,以免损伤耳道。此外,治疗期间应避免接触过多油腻食物,保持饮食清淡,有助于改善症状。
除了药物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定期清洁耳朵,保持耳朵干燥,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减少耳道内部潮湿环境,有助于预防油性耵聍的发生。
总的来说,油性耵聍虽然令人困扰,但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和日常护理,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