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发布的《化妆品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揭示了一个严峻现实:国内大部分日化企业在品牌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方面与国际品牌存在巨大差距。这些企业多停留在传统的产品营销层面,过度依赖分销渠道和价格竞争,忽视了品牌建设和产品管理。一些通过广告和营销迅速打开市场的品牌,往往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容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对此,某化妆品代工企业深有感触。他们指出,日化行业的一大隐患在于过度重视下游的渠道和营销,而忽视上游的产品质量过程控制。秦池酒业的兴衰就是前车之鉴。秦池酒业曾从一个小酒厂迅速发展为全国知名品牌,但同样因忽视产品质量控制而迅速陨落。
上海轻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化妆品制药装备分公司总经理徐峰表示,日化行业虽然每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外资在中国日化市场的份额高达70%以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内外企业的激烈角逐下,自动化成为衡量企业能否生存的重要标准。然而,受制于国内日化行业的现状,企业应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结合实际需求,实现适度的自动化,而非盲目追求全自动化。
自动化控制专家团在考察隆力奇时也感叹,国内日化制造业仍处于低附加值阶段,企业自动化升级之路仍任重道远。尽管机械制造商已放低目标,不断与日化企业合作,但后者仍面临诸多挑战。广州市桂格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品牌销售总监张志斌表示,国内日化企业的生产线基本以半自动化为主,大规模使用全自动化设备尚不现实。这主要是因为国内企业的产品结构复杂,单品规模难以达到上亿。因此,全自动化生产线的投入对大多数企业而言是巨大的负担。
目前,仅有少数品牌如上海家化、大宝、霸王、相宜本草等实现了生产过程自动化。这些品牌的明星单品业绩突出,如大宝SOD蜜2011年销售额约为8亿元,六神占据上海家化50%的销售额。这些企业要么是上市公司,要么是现金流充沛。然而,如果国内企业继续固步自封于当前生产现状,随着国家法规和监管的完善,未来几年将有大批企业因产品质量问题而被市场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