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三相四线系统中,估算负荷电流是选择导线截面的基础。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可以直接算出电流。具体方法如下:
对于低压380/220伏系统,每千瓦的电流可以按照口诀“电力加倍,电热加半”来计算。电力专指电动机,380伏三相时,电动机每千瓦的电流约为2安。电热设备,每千瓦的电流为1.5安。照明设备和以千伏安、千乏为单位的用电设备也适用此口诀。
单相设备的两条线,一条接相线而另一条接零线,为单相220伏用电设备,力率大多为1,因此每千瓦的电流为4.5安。对于电压更低的单相,可按220伏为标准,看电压降低多少,电流相应增大。
单相380伏用电设备的电流计算为“单相380,电流两安半”。计算时,只要将千瓦或千伏安数乘2.5即可。
估算出负荷电流后,根据电流选择相应导线的截面。选导线截面时需考虑导线的机械强度、电流密度(安全截流量)和允许电压降。
电压降的估算根据线路的负荷矩来计算。负荷矩就是负荷(千瓦)乘上线路长度(米),单位是“千瓦.米”。根据口诀“2.5铝线20—1”,2.5平方毫米的铝线,单相220伏,负荷为电阻性时,每20“千瓦.米”负荷矩电压损失为1%。当线路不是单相而是三相四线时,负荷矩是2.5铝线的6倍。
铜线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需要乘以1.7。感抗性负荷(如电动机)的电压损失比电阻性要高,可以按截面大小和导线敷设之间的距离进行估算。对于截面10平方毫米及以下的线路影响较小,可以不增高;对于截面10平方毫米以上的线路,先按电阻性负荷估算,再增加0.2至1倍。
根据导线的截流量来选择导线截面。导线的截流量与导线的截面、材料、型号、敷设方法以及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铝芯绝缘线截流量可以按“10下五,100上二,25、35,四三界,70、95,两倍半”来计算。穿管敷设或温度超过25℃时,需要打八折或九折。裸铝线的截流量需要加一半。铜导线的截流量则需要升级算。
在选择导线截面时,还应考虑实际使用情况。若发现电压损失过大,可以减少负荷、增大线段截面或使用电缆。对于电动机线路,还可以采用降压起动设备来解决。
根据电流来估算导线截面的方法适用于近电源的场合,电压降的估算适用于长距离线路。
加热管的功率计算公式为:加热管的功率=额定电压*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