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和谐协调状态。它不仅涉及身体无病,还强调心理层面的健康。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不仅是没有身体疾病,更应重视心理健康,强调身心俱佳、体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
心理健康包括多个方面。首先,智力正常,这是生活、学习、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其次,情绪稳定与愉快,情绪的平稳与心情的愉悦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反映着中枢神经系统的平衡状态。再次,行为协调统一,健康的人行为受意识支配,思想与行为统一协调,并具备自我控制能力。反之,行为与思想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则表明心理不健康。
人际关系良好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人生活在社会中,需要与人友好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活动可以反映心理健康状态,友好的交往不仅维持心理健康,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适应能力良好同样重要。生活在一个多变的世界,人们会遇到多种环境变化,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能够适应。这同样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健康并非超人的非凡状态,而是在生活中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理解并接受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从而在不同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是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个体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因此,培养和维护良好的心理健康,不仅有助于个人成长,也能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