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撄宁 心斋 坐忘 哪个境界最高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2-12 06:13:26
文档

撄宁 心斋 坐忘 哪个境界最高

坐忘,源于颜回的描述,原文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这表明坐忘已超越欲界定,进入未到地定。但这种境界,如佛在《楞严经》中所批评的“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与解脱无直接关联,也未超出欲界。心斋,其原文为“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主要是教导修身养性,注重内心细微观察,只是动中定力的功夫。若未离欲,只能算欲界中的圣人层次。至于撄宁,描述了女偊听闻学道与证道的过程。文中提到“入不生不死”,有两种解释:一是真正断除我执,进入无余涅盘;二是空掉我所的攀缘,使心悠闲,不执世间一切,进入一种意识空灵忘我之境。但这种境界只是意识境界,非真解脱。
推荐度:
导读坐忘,源于颜回的描述,原文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这表明坐忘已超越欲界定,进入未到地定。但这种境界,如佛在《楞严经》中所批评的“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与解脱无直接关联,也未超出欲界。心斋,其原文为“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主要是教导修身养性,注重内心细微观察,只是动中定力的功夫。若未离欲,只能算欲界中的圣人层次。至于撄宁,描述了女偊听闻学道与证道的过程。文中提到“入不生不死”,有两种解释:一是真正断除我执,进入无余涅盘;二是空掉我所的攀缘,使心悠闲,不执世间一切,进入一种意识空灵忘我之境。但这种境界只是意识境界,非真解脱。

这三个境界,是古人描述的修行层次,但是否为庄子本人亲证,则难以得知。心斋与坐忘仍是世间境界,未能解脱生死束缚,甚至可能尚未超出欲界层次。而撄宁是否达到无余涅盘,尚待验证。

坐忘,源于颜回的描述,原文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这表明坐忘已超越欲界定,进入未到地定。但这种境界,如佛在《楞严经》中所批评的“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与解脱无直接关联,也未超出欲界。

心斋,其原文为“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主要是教导修身养性,注重内心细微观察,只是动中定力的功夫。若未离欲,只能算欲界中的圣人层次。

至于撄宁,描述了女偊听闻学道与证道的过程。文中提到“入不生不死”,有两种解释:一是真正断除我执,进入无余涅盘;二是空掉我所的攀缘,使心悠闲,不执世间一切,进入一种意识空灵忘我之境。但这种境界只是意识境界,非真解脱。

从女偊的描述来看,后者可能性更大,因为文中未提及断除自我执著,未否定自我虚假,特别是意识觉知心的虚妄。因此,这三种境界都属意识境界。坐忘已超越欲界定,而撄宁仅是轻安之境,心斋则是世间圣人的操守。因此,按意识境界排序,坐忘 > 撄宁 略大于 心斋。

文档

撄宁 心斋 坐忘 哪个境界最高

坐忘,源于颜回的描述,原文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这表明坐忘已超越欲界定,进入未到地定。但这种境界,如佛在《楞严经》中所批评的“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与解脱无直接关联,也未超出欲界。心斋,其原文为“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主要是教导修身养性,注重内心细微观察,只是动中定力的功夫。若未离欲,只能算欲界中的圣人层次。至于撄宁,描述了女偊听闻学道与证道的过程。文中提到“入不生不死”,有两种解释:一是真正断除我执,进入无余涅盘;二是空掉我所的攀缘,使心悠闲,不执世间一切,进入一种意识空灵忘我之境。但这种境界只是意识境界,非真解脱。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