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上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虽然千里马常常存在,但伯乐却不常有。因此,即使有著名的马,也常常被奴仆之手所屈辱,与普通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能被称作千里马。
千里马一日可能吃掉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它能行千里的缘故而不喂它足够吃的。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好的品质就不会显现出来,想要它和平常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千里马的方法不对,喂养它却不能让它充分发挥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懂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1. 故虽有名马:(即使);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饲”,喂养);策之不以其道:(驱使);执策而临之:(面对)。
2. 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
3.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4. “千里马”指人才;“伯乐”指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食马者”指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本文通过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探讨了人才被埋没的问题。文中“伯乐”比喻能发现和赏识人才的人,而“千里马”则是指有才华却未被赏识的人才。作者认为,如果没有伯乐来发现和赏识,千里马虽然有才能,却无法得到应有的发挥,最终只能被埋没。
翻译方法上,要抓住关键字词,准确理解句子含义,并且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适当调整语序,使表达更加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