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的分离培养基包括SS平板、伊红美兰培养基和双糖铁培养基。在SS平板上,肠道致病菌不分解乳糖,因此它们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通常是无色透明的小菌落。如果菌落中心出现黑色,说明菌落产生了硫化氢。大肠杆菌在SS平板上通常不生长,但若接种量大,仍可能有少数大肠杆菌生长。这些大肠杆菌能够发酵乳糖产生酸性物质,因此在菌落中心会呈现红色,这有助于与致病菌区分开来。
双糖铁培养基用于观察半固体培养基的结果。如果乳糖未被发酵,可能表明为肠道致病菌。通过观察葡萄糖的发酵情况、细菌的运动力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是哪一类细菌。在伊红美兰培养基上,大肠埃希菌(非致病菌)发酵乳糖产酸,并与伊红美兰结合形成具有紫黑色金属光泽的菌落。而伤寒沙门菌等致病菌不发酵乳糖,不能与伊红美兰结合,因此形成的菌落呈现无色。
伊红美兰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可以有效区分大肠埃希菌与致病菌。大肠埃希菌在该培养基上呈现紫黑色金属光泽的菌落,而致病菌则形成无色菌落。伊红美兰的使用有助于观察菌落的颜色变化,从而进行初步的细菌鉴定。
在分离培养基上观察菌落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细菌的有效方法。通过观察菌落的颜色、形态以及生长情况,可以快速区分大肠杆菌与致病菌。不同培养基对不同细菌的反应各异,为细菌的鉴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这些培养基的使用有助于实验室工作人员快速准确地识别肠道细菌,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通过观察菌落特征,可以快速区分不同种类的细菌,为后续的治疗提供重要信息。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