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农历新年期间,中国各地的民间有着诸多历史悠久而富有趣味的风俗活动,如张贴春联、舞龙灯、舞狮、接神、敬天、春节花市等等。
2. 在北方地区,新春佳节期间有一种特有的民间艺术,那就是“赏冰灯”,这一活动一般在正月十五与人们见面。
3. 冰灯是北方特有的一种汉族民间艺术,在我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4. 据说过去松花江沿岸的渔民在冬日凿冰捕鱼时,常用水桶冻一个“冰坨子”,中间点一盏灯,用来照明,这就是最原始的冰灯了。
5. 穷苦人在新春佳节和上元之夜,买不起灯笼又不甘寂寞,也做点冰灯摆在门前,或穿孔穿绳让孩子提着玩,用以增加节日气氛。
6. 因为古代的冰灯多是穷苦人制作和使用,所以冰灯当时又被称为穷棒子灯。
7. 进入士大夫之家后,冰灯才见诸文字。第一次提到冰和灯的结合大概要数《白茅堂集》了。
8. 清代初湖北蕲州诗人顾景星在他的《排冰箸雪中作灯》诗中描绘了在庭院里砌冰堆雪、于其中燃点蜡烛的动人情景。
9. 到康熙年间,“冰灯”一词正式出现,当时的山西诗人傅山还曾专门写过《冷云斋冰灯诗》。
10. 至乾隆、嘉庆之际,四川诗人张问陶写了一首诗,题名就叫《冰灯》,诗中描绘了冰灯的美丽景象。
11. 到了清代中叶,在民间,每逢正月十五,大人常常为孩子们制作能捉拿的各种小冰灯,成为孩子们游街串巷,互相媲美的节日礼物。
12. 有的城镇还举办了小型的冰灯游园活动。《黑龙江外记》记载了当时齐齐哈尔城的元宵之夜的热闹情景。
13. 1963年,哈尔滨市代表、市政府的组织领导下,第一届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在兆麟公园举行,从而带动了哈尔滨冰雪艺术的发展壮大。
14. 如今的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已成为哈尔滨冰雪文化艺术的一张靓丽名片,并且齐齐哈尔、佳木斯等城市和一些国营农场,春节期间也分别举行类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