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绘制零件工艺图纸
a. 设计并绘出五金工件的零件三视图,用于表达钣金件的结构。
b. 绘制工件展开图,即将复杂零件展开为平板件。
c. 分析零件图纸,快速了解工件的尺寸、坐标点、直线、曲线及切削面的位置关系,确定坐标原点并计算折点及曲线连接点的坐标。
2. 确定合理工艺方法
a. 根据表面精度和粗糙度要求选择最终工艺方法。
b. 确定精工前准备工序,制定最终方案。
3. 选择专用冲压油品
a. 针对高速冲切工艺,选择能形成高熔点硫化物、具有良好的润滑作用并具有一定冷却效果的冲压油,适用于冲压难度较高的材质如不锈钢、钛合金等。
4. 使用高效下料方式
a. 剪床下料,通过剪床剪出展开图的外形尺寸,如有冲孔、切角则转冲床模具完成。
b. 冲床下料,利用冲床在板材上一步或多步冲制成形,适用于批量制造。
c. 数控下料,将展开图编程后由数控机床切削平板件结构形状。
d. 激光下料,利用激光切割技术在板材上切割平板件结构形状。
5. 设计冲床冲压工序
a. 常见冲床工序包括冲孔切角、冲孔落料、冲凸包、冲撕裂、抽孔等,需相应模具完成。
b. 折弯工艺,需折床及相应模具完成,设计原则是避免下一步操作产生干涉。
6. 完成紧固部位流程
a. 压铆工艺,通过冲床或液压压铆机将紧固件铆接到钣金件上,常用紧固件有压铆螺柱、螺母、螺钉等。
b. 翻边攻丝流程,在基孔上抽成稍大的孔并攻丝,增加强度避免滑牙,常用于薄板厚工件。
7. 后续组装工艺步骤
a. 焊接,将多个零件组焊或单个零件边缝焊接以增加强度。
b. 表面处理,包括磷化皮膜、电镀五彩锌、铬酸盐、烤漆、氧化等,根据需求选用。
c. 组装,将多个零件或组件按一定方式组立,形成完整料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