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好的设计师必然是懂得心理学规律的,他们看起来非常简单,却总能信手拈来,别具匠心。
2. PD(Product Design):产品设计,IxD(Interaction design):交互设计,区别于工业设计,所以加了个”X”。
3. UED(User-Experience Design):用户体验设计,由上述三个词的区别和联系其实可以延伸出很多内容。
4. 设计的本质是创新,是突破,是优雅解决问题,是满足需求。
5. People ignore design that ignores people.这句话强调设计应服务于人们的使用习惯。
6. 双因素激励理论,又称激励因素一保健因素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的。
7.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
8. 成就需要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提出的。
9. KANO 模型,是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发明的对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排序的有用工具。
10. 孕妇效应,也叫作视网膜效应,当我们自己拥有一种特征或者关注某事物时,我们有更大概率比平时要更加注意到这种特种或事物。
11. 墨菲定律,由爱德华·墨菲提出,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12. 费茨定律,从一个起始位置移动到一个最终目标所需的时间由两个参数来决定。
13. 选择悖论,一个人面临的选择(n)越多,所需要作出决定的时间(T)就越长。
14. 7±2法则,乔治米勒最早对短期记忆能力进行了定量研究。
15. 奥卡姆剃刀原理,如果两个假说具有完全相同的解释力和预测力时,我们以那个较为简单的假说作为讨论依据。
16. 对比效应,某个元素越是违反常理,就越引人注目、越容易被人牢记。
17. 帕累托定律,又名二八定律、80/20 原则,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和管理学。
18. BJ Fogg行为模型,是探究什么促使行为发生一个有用的框架。
19. 格式塔理论,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主要指完形,即具有不同部分分离特性的有机整体。
20. 心流,是人们全身心投入某事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
21. 复杂性守恒定律,认为每一个过程都有其固有的复杂性,存在一个临界点,超过了这个点过程就不能再简化了。
22. 防错原则,新乡重夫指出:我们不可能消除差错,但是必须及时发现和立即纠正,防止差错形成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