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豨签草,为菊科植物豨签草的地上部分,李时珍称其为“莶”,因其气味辛毒如猪莶草而得名。主产于湖北、湖南、江苏等地,夏秋开花前及花期采割,切碎生用,或加黄酒蒸制后用。
一、豨签草的功效:
豨签草味苦,性寒,归肝、肾经。主要功效包括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被誉为“祛风湿,兼活血之要药”。此外,还有降血压作用。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风疹湿疮等症。
二、豨签草的配伍应用:
1. 治疗风湿痹证、骨节疼痛、四肢麻木、脚弱无力及中风手足不遂等,豨签草可单味应用,以酒拌蒸晒,炼蜜为丸服用。或与臭梧桐合用,即豨桐丸。
2. 治疗痈肿疮毒、湿疹瘙痒,豨签草能清解疮毒,并祛风湿而治湿疮。常生用,内服、外用均可。
3. 治疗高血压病,豨签草有降压之功。治老年肢体麻木、骨节疼痛而同时兼见血压高者,尤为适宜,常与杜仲相须配伍。
三、豨签草的用法用量:
豨签草常入煎剂,也适宜做丸散。入煎剂常用量几克至十余克;若为方中主药,也可用至几十克以上。一般认为,治风湿痹证宜制用,治痈肿、湿疹宜生用。
四、豨签草的应用注意:
豨签草生用苦寒,故身体虚弱及寒湿痹痛者不宜生用。《本草纲目》称其生捣汁服则令人吐,故云有小毒;久蒸久暴则补人,去痹,故云无毒。生则性寒,熟则性温,云热者非也。黄元御指出不宜治中风。汪昂提醒,若痹痛由脾肾两虚,阴血不足,不由风湿而得者,忌服。风药能燥血。
——中医实战笔记20.9.13夜 #中医实战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