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吴茱萸15克与菊花15克搭配,加食醋调制成糊状,睡前敷于双足涌泉穴,次日晨去除,每日一次。连续使用14天为一疗程,间隔7天后重复使用,共三个疗程。此法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2. 吴茱萸10克、川芎10克、辛夷10克、冰片5克共研细末。清洁神阙穴(肚脐),将药粉4-5克纳入其中,外用敷料胶布固定。每3-4天换药一次,连续使用30天为一疗程。
3. 天麻10克、白芥子30克、胆南星20克、苍术20克、川芎20克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取药末20克,加入适量生姜汁调成膏状,睡前贴于中脘穴及双侧内关穴,用胶布固定,次日晨取下洗净。每日一次,连续两周为一疗程,可连续使用5-6个疗程以巩固疗效。此方适用于痰浊型高血压。
4. 黄芩30克、牡丹皮60克、当归9克、枳壳24克、桑白皮24克、丹参24克、牡蛎24克、白芍24克、台乌药24克、独活12克、磁石10克、牛膝10克、首乌10克、石决明12克。将药材加水1500-2000毫升煎沸,煎煮20分钟后倒入盆中,待温后浸洗双足20-30分钟。每晚一次,连续7天为一疗程,共三个疗程。
提醒:血压升高严重时应及时就医,患者要保持心情愉快,饮食宜清淡,少食盐分,确保血压稳定下降。
高血压饮食建议:
1. 芹菜:具有清热利尿、消肿解毒等功效,能镇定安神,促进钠离子排出,有助于降血压。富含维生素P,能增强毛细血管壁,提高血管抵抗力。因此,适量食用芹菜有助于控制高血压,但应注意少油少盐。
2. 海带:表面的甘露醇具有利尿作用,能降低颅内压、眼内压,常作为急救药物。海带还具有降脂、降糖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其中的膳食纤维和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清除血管壁上的胆固醇,防止血栓形成,从而间接降低血压。
3. 茄子:茄子性味苦寒,具有散血瘀、通络、消肿止痛和止血等作用。茄子中的皂甙能降低胆固醇,对降血压有一定疗效。茄子含有丰富的钾元素,有助于平衡血压。食用茄子时应避免油焖茄子等高油脂做法。
4. 冬瓜:冬瓜性味甘寒,具有消热、利尿和消肿作用。其含钠量低,对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和肾炎等有一定调理作用。冬瓜属于高钾低钠蔬菜,钾元素有助于平衡血压,矿物质含量有利于身体保健。
5. 香菇:含有丰富的嘌呤、胆碱、氧化酶、酪氨酸等物质,具有降血压、降胆固醇和降血脂作用,对动脉硬化有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