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日本古代,尽管存在语言,但缺乏文字系统。
2. 现代语言学研究表明,日本语属于乌拉尔-阿尔泰语系,尽管与汉字文化圈的汉语有所关联,但日本直到大约公元三世纪末期才开始接触到汉字。
3. 汉字的官方引入归功于王仁,他在应神天皇时期(公元248年)从百济来到日本,带去了《论语》和《千字文》等经典。
4. 经历了数个世纪的发展,到了八世纪中叶,日本人开始创制并使用片假名和平假名,这些文字是基于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部首,用于标注汉字音节和日本语发音。
5. 当时,汉字被称为“男文字”,而片假名和平假名则被幽默地称为“女文字”。
6. 关于片假名和 平假名的创制者,普遍认为是吉备真备和弘法大师空海,但这种说法缺乏确凿证据,他们可能只是对这些文字进行了系统化整理。
7. 汉字在日本不仅被用于官方记录历史,也为学者所用,成为当时日本唯一的正式书写系统。
8. 汉字在日本有多种读音方式,包括原本的日本语读法(训读)和从中国传入的音读,后者又细分为汉音、唐音和吴音。
9. 汉字的传入推动了日本古代文化的进步,并促成了日本本土文字——片假名和平假名的产生。
10. 从公元九世纪开始,随着“国风文化”的确立,大部分书籍开始使用日本文字(假名)书写,但汉字一直被用于官方文件直到明治时代初期。
11. 关于汉字的传入,一种说法认为春秋后期战败的吴越国人逃到日本,将文化和文字带到了那里。在日本之前,绳文时代没有文字和王权,使用结绳记事;弥生时代则开始使用汉字并引入了水稻和青铜器文化。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