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需求曲线的弹性通常小于企业需求曲线的弹性,原因如下:
1. 市场需求曲线反映了整个市场的需求情况,包含了多个企业产品的需求总和。由于市场范围广泛,个别企业供给的变化对市场总需求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市场需求曲线的弹性较大。相比之下,企业需求曲线仅反映单个企业的需求状况,企业的价格变动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导致需求曲线的弹性相对较小。
2. 当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较低时,即无论价格如何变动,消费者仍需购买该产品。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提高价格以获取更高利润,而消费者作为最终税负承担者,需承担较高税负。反之,需求弹性较高时,价格的微小变动就会引起销售量的较大变化,企业在定价时需考虑这一因素,从而可能抑制价格上涨,减轻消费者的税负。
3.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需求弹性公式为E = -(dQ/dP) * (P/Q),其中E表示弹性,dQ/dP表示需求量对价格的导数,P表示价格,Q表示需求量。当弹性小于1时,称为缺乏弹性,意味着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较小。例如,基本必需品如大米的需求缺乏弹性,即使价格上升,消费者购买量也不会显著减少。
4. 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如某些必需品,生产商在提高价格时不会导致需求量大幅减少,因此他们拥有较大的市场定价权。而奢侈品如豪车则通常需求弹性较大,价格的小幅上升可能导致需求量大幅下降。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是水平的,因为一个企业的价格变动不会影响市场总需求。但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市场中,由于产品替代性,企业价格的变动会引发消费者转向替代产品,使得企业需求曲线更具弹性。
需要注意的是,市场需求曲线并非简单地是个人消费曲线的加总。市场需求曲线通常是一个估算值,因为无法精确知道市场上有多少消费者及其潜在需求。外部性因素,如攀比效应和虚荣效应,也会影响需求曲线的弹性。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如中国粮食生产者面临的需求曲线,才能进行加总,即国内需求加上出口需求,形成整个市场的总需求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