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我的家乡位于福建浦城县,这里虽不宽敞,却充满了丰富的民族风情,映射出对祖先的深深敬仰。春节,是我们家乡最盛大的节日。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家人们通常在下午3点左右开始享用团圆饭,“蛋卷”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它金色的外观象征着家家户户年年富贵,子女对长辈的孝顺。晚饭后,我们通常不会外出,因为长辈们常说出门会带走家中的好运。虽然不能外出,但家中依然充满了欢声笑语,大人们会打牌娱乐直到天亮,孩子们则尽情放烟花。这预示着新的一年好运连连,财运亨通。正月初一,新年伊始,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早晨起床后,我们会喝一杯甜甜的、香香的“桂花蜜”,这是孩子们的最爱,它代表着我们的生活红红火火,甜甜蜜蜜。饭后,我们会向长辈拜年,长辈会给孩子们压岁钱,收到压岁钱的孩子都非常开心。初三之前,我们不能随意花钱,这象征着大人们在新的一年里赚钱不易,运气不佳。给长辈拜年后,女孩帮忙家务,男孩则随大人拜访亲友,大家都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时光。正月初四,全家人会去山上的庙宇烧香,祈求菩萨保佑家庭和睦,子女幸福美满。过了初六,生活回归常态,大人回归工作,孩子们准备迎接新学期的到来。这个春节,让人难以忘怀。
【篇二】我的家乡位于美丽的三江平原——潮汕地区。潮汕地处独特,背山面海,自唐宋以来,英才辈出,人文底蕴深厚,因而被誉为“海滨邹鲁”。潮汕话作为一种文化传承,承载了潮汕千年的传统文化。潮乐、潮剧是潮汕文化的代表。潮剧是中国十大剧种之一,广东三大剧种之一,被誉为“南国奇葩”。它使用潮汕话演绎,是潮汕地方文化的瑰宝。潮汕工夫茶是潮汕文化的另一象征,是我国古老的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茶道。从茶具的选择、水质的讲究、泡茶的工艺到品茶的方式,都极富讲究,自成一套严格的程序,因而得名“功夫茶”。在我们家乡,每家每户都备有茶具,客人来访,都以茶相待。功夫茶所品的不仅仅是茶,更是一种风情、一种文化。它代表着人情世故,正如“茶薄人情厚”所言。潮汕地区还保留着许多传统习俗。如农事活动时,为祈求神灵保佑,会表演英歌舞;春节期间,有游神活动;秋收后或有祭祀民俗活动,都保留着英歌舞这一节目。如今,英歌舞已从单纯的祭祀仪式演变为庆祝喜事的活动,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潮汕饮食文化丰富多样,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潮汕人喜欢日常食用粥,各种以大米粉制作的食品,以及以腌制品为主的佐餐小菜和精致的特色小食。此外,还有很多独特的节日食俗。如正月初七的“七样菜”,寓意着“发大财,人长久”。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是从中原传承下来的习俗。潮汕的粽子、栀粽、凉粉粽等,都改做有各自的特色。家乡的文化多种多样,独具一格,我深爱这片土地,爱这里无穷的“风情文化”。欢迎更多朋友到潮汕旅游做客,尤其是“吃货”们,不要错过潮汕的美食,期待您的到来——潮汕人民欢迎您!
【篇三】“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满街排,朵朵红花鲜,朵朵黄花大,千朵万朵睇唔晒……”这是我从小就学会的童谣《行花街》。广州的迎春花市闻名遐迩,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民俗景观。如今,广州花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已有十大花街。每个花市都在主要街道搭建棚架摊档售花,花架层层沿街伸展,形成几条长廊。花市的进出口处,都搭建起迎春花市的牌坊,色彩斑斓,雄伟壮观,各具特色。从腊月二十八日开始,花市正式开启,十里花街张灯结彩,整个广州沉浸在浓浓的节日喜庆气氛中。除夕夜,当其他地方的人们或许正在观看春节晚会时,我们却会去逛花市。吃完年夜饭后,爸爸妈妈会带我去天河花市或越秀花市,无论哪个花市,都是人头攒动,喜气洋洋。人们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仿佛把一年的开心与幸福都展现在脸上。大家手拿刚挑选到的心仪花卉,一边逛,一边与同伴闲聊。花街上那些五彩斑斓的花朵,也似乎和人们一样开心,塌歼配诉说着一年的收获与幸福,期待着美好的未来。我最喜欢的是每个花市的牌坊,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如亚运、科技、西关文化等,设计巧妙。这就是广州的花市,朋友们,你们喜欢吗?欢迎你也来广州逛花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