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一个发展阶段(1946-1956年):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在这个时期,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它由冯·诺伊曼提出理论并参与设计。ENIAC体积庞大,占地170平方米,功率150千瓦,运算速度相对较慢,仅为每秒5000次加法。尽管如此,ENIAC的诞生仍然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个划时代事件。
2. 第二个发展阶段(1956-19年):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随着晶体管的出现,计算机行业迎来了第二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计算机开始采用晶体管代替电子管,大幅提高了可靠性、速度和能耗比。同时,操作系统的发展也为计算机的实用化奠定了基础。
3. 第三个发展阶段(19-1970年):集成电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从19年开始,计算机行业转向使用集成电路技术,随后发展出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的性能,同时降低了成本,使得计算机逐渐走进企业和家庭。
4. 第四个发展阶段(1970年至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自1970年代以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技术的出现使得计算机的芯片可以集成数以百万计的晶体管。这一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个人计算机(PC)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为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贡献。如今,我们正处在这一阶段的延续中,计算机技术仍在不断进步,向着更小型化、智能化和高效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