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部分人对黑洞的认知是它是一个极度贪婪的巨型吸尘器,吞噬各种物质,包括光在内。
2. 天文学家却认为黑洞是宇宙中的宝贝,因为它的引力透镜现象相当于宇宙中的望远镜,能帮助人们看到更遥远的深空天体。
3. 1969年,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潘罗斯提出了从黑洞中提取能量的过程,即“潘罗斯过程”。
4. 克尔黑洞是一种会旋转的黑洞,产生的离心力让黑洞变长,在事件视界和静止极限之间生成一个动圈。物体进入动圈虽然获得了黑洞的引力和加速度赋予的能量,但仍然可以跑出来。
5. 原初黑洞是一种比恒星级黑洞小得多的黑洞,密度极高。研究人员认为,中空的类行星天体和各种物质内部的微型管道可能是原初黑洞留下的杰作。
6. 如果黑洞靠近地球,将会引发巨大的风暴。然而,地球附近自发形成黑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有可能的是黑洞在宇宙间的移动。
7. 被黑洞吞噬的物体不会无缘无故消失,它们被吸入黑洞的事件视界内。黑洞的质量极为庞大,其引力也是无比巨大,任何低于或等于光速的物体都无法逃脱黑洞的吸引。
8. 黑洞的形成源于质量巨大的恒星在其生命周期的尾声,因核燃料耗尽而发生的引力坍缩。黑洞的中心是一个密度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的奇点。
9. 围绕黑洞的奇点,存在一个强大的引力场,即事件视界。关于事件视界,有人猜测它可能是虫洞的入口,但这一说法尚未得到科学证实。
10. 目前人类的技术水平还无法实现接近黑洞奇点的目标,因为黑洞的引力极其强大,任何接近黑洞的物体都会受到极大的引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