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魏晋以来,荷便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莲花象征着洁净与清纯,与佛教教义相契合。据《观音菩萨授记经》记载,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均是莲花化生。佛教认为,世间没有净土,人皆生于淤泥之中,唯有心向佛,方能出淤泥而不染,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因此,佛教中出现了“步步生莲”的传说,释迦牟尼在兰毗尼园出生时,每一步都留下了莲花的印记。
莲花被赋予了“香、净、柔软、可爱”四德,象征着清净与智慧。孟浩然曾言:“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这句诗不仅赞美了莲花的洁净,更寄托了人们对于内心清净的追求。从周敦颐的《爱莲说》到孟浩然的“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再到苏东坡的“花开浊水中,抱性一何洁”,莲花的雅洁纯净始终被人们所赞美。
莲花与佛教的渊源深厚,几乎在每一个佛教场所都能见到莲花的身影。佛菩萨或坐或站于莲花台上,或手持莲花,神态安详慈悲。供佛的灯和蜡烛也常作成莲花造型。莲花之所以成为佛教的选择,主要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与佛教宗旨相契合。佛教认为,这个世界充满烦恼、欲望与竞争,使人迷失自我,难以平静。因此,佛教提出“出淤泥而不染”,即使在污浊的世界中,也要保持心灵的纯净与平和。
人要想达到“出自尘浊而不被污染”的境界,需要具备相当高的觉悟和定力。佛教中的莲花象征着智慧与觉悟,即“开悟”。莲花生于淤泥中却能绽放美丽明净的花朵,正契合了佛教不受尘世污染的愿望。人们若能拥有莲的心境,便能现出佛性。这需要不断修持和守戒,开发佛性,消除魔性,净化自我,最终在精神上摆脱苦境,超凡脱俗,达到轻松、快乐、无碍的佛境。
佛教的净土宗又称莲宗,学佛的同修称为莲友,信奉的西方极乐世界被称为莲刹、莲邦。在那里,众生皆生于莲花,长于莲花,居于莲花之中。随着佛教的传播与净土莲宗的建立,佛教逐渐形成了对莲花的完美崇拜,莲花成为了佛教的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