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孩子在家里与在幼儿园里的生活氛围截然不同,因此他们在情感表达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如果过于明显,可能会让他们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性格。我有一个两岁多的小外孙女,她非常乖巧可爱。她刚刚进入幼儿园两个半月,早上洗漱完毕后,换上漂亮的衣服,显得非常温顺听话,但口里不停地喊着“我不去幼儿园”。一进幼儿园,她就对老师和同学热情地打招呼,但当我想要挥手告别时,却发现她背对着我,偷偷地低头抹眼泪。我这才想起,她刚刚落地时,眼睛已经泛红,内心充满了不情愿和无奈。
我急忙查找了很多关于幼儿入园的知识资料,最终明白了幼儿园对孩子来说是走向社会的第一步。首先,必须鼓励和赞美孩子勇敢地离开亲人的怀抱,开始独立生活。在家里,家长也应该逐步培养孩子适应“食不言寝不语”的生活方式,养成定时饮食作息的习惯,并学会分享玩具,谦恭有礼,潜移默化地培养公共道德意识。
小孩子性情和意志都比较幼稚,需要家长的反复引导和鼓励。家长需要与幼儿园密切合作,让孩子明白亲情依然珍贵,但不是无原则的忍让。在家里犯错误的孩子也要受到制止和批评。
幼儿园是一个小社会,孩子在这里做善事会受到大家的羡慕和表扬。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克服在家里和幼儿园判若两人的问题,培养出一个健康、自立、阳光、活泼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