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眼病,又名传染性结膜炎,是一种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眼部感染,常见于春夏季节。这种疾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如使用患者使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手、游泳池的水等。因此,幼儿园、学校、工厂等集体单位易发生红眼病的爆发。
红眼病通常为双眼先后发病,早期症状包括发烫、烧灼、畏光、眼红、磨痛,随后出现眼皮红肿、眼眵多、怕光、流泪等症状。有时结膜上会出现小出血点或出血斑,分泌物呈粘液脓性。严重的红眼病可能伴有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红眼病一般不影响视力,但如果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粘附在角膜表面,可引起暂时性视物模糊或虹视。如果细菌或病毒感染影响到角膜,畏光、流泪、疼痛加重,视力也会下降。红眼病发病急,通常在感染细菌1~2天内开始发病,传染性强,治愈后免疫力低,易重复感染。
红眼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冲洗眼睛、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眼药水点眼,必要时还需应用干扰素等。中医治疗则以驱风散邪、清热解毒为主,常用泻肺饮和银翘解毒丸。治疗期间,避免遮盖患眼,保持饮食清淡。
预防红眼病的关键在于积极治疗患者、进行适当隔离,避免与病人及其使用过的物品接触。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去,个人用品需注意消毒隔离,不用脏手揉眼睛,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