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被广泛认为是神机妙算的历史人物。他生于181年,逝于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出生于今山东省沂南县。诸葛亮早年曾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去世后,他在隆中耕种,等待时机。直到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才被请出,从此辅佐刘备,建立蜀汉。
蜀汉建立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武乡侯。他在政治上注重安抚百姓,确立规范,选拔,制定权宜之策,以诚心待人,公正无私。军事上,他积极联吴抗魏,为实现复兴汉室的理想,多次北伐。尽管遭遇了种种挫折,但他的忠诚和智慧赢得了后世的敬仰。
诸葛亮的文学才华也值得一提。他的散文代表作《出师表》《诫子书》流传至今,深受读者喜爱。此外,他还发明了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创新工具,并改进了连弩,称为诸葛连弩,能够一弩十矢齐发。
诸葛亮的一生可谓鞠躬尽瘁,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象征。从晋代开始,历代统治者都给予诸葛亮极高的评价和荣誉。晋代封他为武兴王,唐代封为武灵王,并赐庙。宋代赐“英惠庙”,加号“仁济”。元代则追封他为“威烈忠武显灵仁济王”。明代朱元璋钦定“帝王高”,选从祀名臣37人,诸葛亮是唯一一位来自汉末三国的人物。清代不仅修复了许多纪念诸葛亮的古祠,还每年春秋祭祀时将诸葛亮从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