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并非一个具有多个读音的汉字。但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却可以衍生出诸多含义。
比如“使绊儿”,既可以用于摔交时用腿脚勾住对方的腿脚使其跌倒,也可以比喻用不正当手段暗害别人。这句话“嘴上说话比蜜甜,暗中使绊儿算计人”,就生动地描绘了这种行为。
“使臣”则是旧时指奉使命往来于国家间的,或宋朝专管缉捕的武官。例如在《水浒传》中有描述:“把林冲带来使臣房里寄了监。”
“使得”则指的是某事物是否能用、是否可行。比如“这个汽筒使得使不得”“这个主意倒使得”。
“使馆”指的就是外交使节在所驻国家的办公机关,即所谓的“embassy”。而“使唤”则指支使人做事或使用工具、牲口等。如“爱使唤人”“马驹子不听使唤”。
“使节”指的是国家派驻另一国的外交代表或派往另一国办事的代表。在古代,还有“tally”一词,指的是使者所持的符节。
“使劲”既可理解为把力用在某件事情上,也可理解为用力。例如“再使把劲”“使劲划桨”。而“使君”则是汉代对太守刺史的尊称,汉以后用来称呼州郡长官。
“使力”则是指使劲,比如“使力敲打”。而“使令”既可以指使唤,也可以指供使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