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此诗作于长庆三年(823),时年白居易五十二岁,任杭州刺史。钱塘湖,即杭州西湖。此诗描绘了西湖早春的美丽景色,尤其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生动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衣的西湖,生意盎然、恰到好处,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在孤山寺北、贾亭之西,春水新涨,湖面刚刚漫平;在水色天光的混茫中,天空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水波连成一片,云彩显得是那样的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有几处地方,黄莺争着栖身在向阳的树枝上;谁家刚飞来的燕子正忙于啄泥衔草,营建新巢?诗人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把大自然从冬睡中苏醒过来的早春活力生动地描绘了出来,给人一种清新明快、骀荡欢悦的感受。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树上、地上,各种各样的花儿,有的含苞待放,有的争已吐艳,渐渐地有让人眼花缭乱之势;遍地的小草,绿绿茵茵,刚刚能没过马蹄。这一句透露出的消息是,这里很快地就会姹紫嫣红,春色满湖山。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我最爱的还是湖东,在那白沙堤上,杨柳吐翠,绿树成荫。徜徉其间,总让人留连忘返,怎么游也游不够。
尾联即景抒情,直接吐露诗人对西湖的由衷喜爱。“最爱”,潜台词是所有的景物都很可爱。“白沙堤”,即通常所说的白堤,又叫沙堤,或断桥堤。西湖三面环山,白堤中贯,在湖东一带。此堤并非白居易倡导修筑。白居易在杭州时,曾在钱塘门之北修堤蓄水,灌溉民田。后人常常误以西湖白堤为白氏所筑。
此诗的妙处不在于穷形尽象的刻画,而在于即景寓情。不仅写出了西湖早春景物之美,而且传达出内在的生机与意态,写出了自然美景带给人们的美好、愉悦的感受。所谓“象中有兴,有人在”;所谓“随物赋形,所在充满”,是应该从这个意义去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