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蝌蚪生长最佳水温为18至28摄氏度,超过35摄氏度可能导致死亡,低于6至8摄氏度时生长缓慢。
2. 夏季尤其是晴天中午时分,需采取降温措施如荫棚、加深池水、投放水生植物,以避免水温超过35摄氏度。
3. 早春应降低水位至20至25厘米,助水温上升。冬季则应加水位至80至100厘米,保障蝌蚪水底安全过冬。
4. 蝌蚪饲养时,玻璃瓶应置于阳光充足处,食物包括水藻、碎菜叶、熟蛋黄、蚯蚓末、面包屑、金鱼饲料等,注意适量喂食并定期换水。
5. 玻璃瓶中应放置水草,水草不仅美观,更能吸收蝌蚪呼出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蝌蚪呼吸。
6. 定期换水能补充氧气,清除死蝌蚪及食物残渣,建议每三四天换一次水,避免使用井水。
7. 蝌蚪进入变态期,需从水生生活过渡到水陆两栖,及时将变态幼蛙移至适合的幼蛙池,并在蝌蚪池中投放木板供幼蛙休息。
8. 蝌蚪伸出前肢时,变态即将完成,此时有长尾巴,蝌蚪依靠吸收尾部营养,无需投喂饵料。
9. 捕捉长尾巴的蝌蚪至幼蛙池是变态后的适宜做法,行动不便的蝌蚪可在这一阶段被有效转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