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的正常代谢状态下,尿液中的白蛋白含量非常低,通常每升尿液中白蛋白不超过20毫克(<20mg/L),因此被称为微量白蛋白。如果体检时发现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在20mg/L-200mg/L之间,这种情况被称为微量白蛋白尿,这提示肾脏可能存在轻微损伤。然而,若患者能够接受规范的修复肾单位和逆转纤维化治疗,仍有可能彻底修复肾小球,使尿常规中的尿蛋白显示为阴性(-)或(+-)。
但当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超过200mg/L时,这则意味着肾病患者的肾脏功能已经严重受损,大量白蛋白开始从尿液中漏出。此时,患者可能已经出现低蛋白血症,肾病的发展接近不可逆阶段。尿常规测试显示尿蛋白阳性(+)到(+++),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病情将迅速恶化,最终可能进入尿毒症期。
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测结果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肾脏疾病至关重要。对于尿微量白蛋白20.70mg/L的情况,虽然数值接近临界值,但仍处于微量白蛋白尿范围内。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值得注意的是,微量白蛋白尿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等,因此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保护肾脏功能、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可以有效预防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尤其是对于有肾脏疾病高风险的人群,更应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