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骨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是作为主要的支架存在,但随着胎儿的成长,它逐渐被骨骼取代。尽管如此,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软骨仍在体内扮演着角色,尤其是在关节处,保持灵活性与弹性。软骨是由密集的结缔组织构成,具有高度的弹性和强度,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会将一些骨头称为脆骨。
当人体遭受创伤时,尤其是骨折的发生,软骨和骨骼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全身性的反应包括休克,这往往发生在多发性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骨折及脊柱骨折等情况中。由于软组织损伤、大量出血或伴随的内脏损伤,患者可能会出现休克症状。
骨折还可能导致发热,这通常是因为骨折部位的内出血以及血肿的吸收导致的体温略微升高。但一般体温不会超过38℃。如果开放性骨折患者体温升高,应该警惕感染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局部表现也是骨折的重要特征,这包括骨折的特有体征和其他表现。
骨折的特有体征有三个:畸形、异常活动和骨擦音或骨擦感。畸形指的是骨折后,骨折端移位导致患肢外形的改变,可能表现为缩短、成角或延长。异常活动是指正常情况下不能活动的部位,在骨折后却出现了不正常的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则是骨折后,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撞击产生的声音或感觉。只要发现其中一种体征,就可以初步诊断为骨折。然而,未见此三种体征也不能完全排除骨折的可能性,比如嵌插骨折或裂缝骨折。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诊断骨折,通常需要进行X光检查,以确保准确性和全面性。因此,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通常不会为了检查这些体征而进行额外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