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消化道传染病,这种杆菌属于沙门氏菌属,具有与其它沙门氏菌相似的生化、血清学特性及致病能力。伤寒杆菌的主要致病机制在于它能够产生内毒素,这是导致疾病进展的关键因素。
伤寒患者常表现出一系列典型症状,包括持续性或不规则发热。此外,消化系统的症状也是常见表现,比如腹痛、腹胀、腹泻、呕吐和食欲不振等。神经系统的症状也可能出现,如表情淡漠、烦躁不安、嗜睡甚至惊厥。皮疹是另一典型表现,特别是在腹部和胸背部,玫瑰疹较为常见。在严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肝炎、肠出血、肠穿孔、心肌炎、肾炎、胆道感染、腮腺炎和脑炎等。
预防方面,首要措施是确保饮食卫生,严格把好“病从口入”的关卡。对于患者,需要进行隔离,并对患者的衣物和居住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密切接触者需要接受医学检疫,以防止疾病传播。此外,做好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也是预防伤寒的重要手段。
治疗伤寒时应遵循早期、足量、联合、规律、全程的原则。在药物选择上,通常使用氯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和羧苄青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对抗伤寒杆菌,控制病情发展,从而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