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影验光是眼科医生常用的一种精确测定屈光状态的方法。首先进行散瞳验光,包括阿托品散瞳和托品酰胺散瞳,根据年龄不同采取不同的散瞳剂。散瞳后,使用电脑验光确定初步眼度数,测量瞳距并查视力。接着,采用带状检眼镜进行他觉验光,观察映光情况,包括亮度、形状、大小和方向,重点观察顺动和逆动的变化。通过调整不同度数的透镜,最终确定患者的准确屈光度数和散光轴位。
在主觉验光阶段,使用插片法进行球镜和散光的细调。对于球镜,分别加减25度的远视和近视,让患者比较哪个更清晰,以找到最佳矫正度数。对于散光,使用十字交叉柱镜进行轴位和度数的调整。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柱镜度数,以确定最合适的矫正度数。最后,进行双眼平衡,确保两眼视力均衡。
散瞳验光后,建议患者在阿托品散瞳的情况下三周后再复验,以确保屈光状态的稳定。复验时,再次检查视力,调整透镜度数,确保视力达到最佳状态。对于小瞳验光,主要针对调节功能已经接近丧失的中老年人,无需散瞳,直接进行远视力和近视力的验光。
在验光过程中,推荐使用一种简便的方法来避免在中和度数时忘记先中和了哪个轴位。具体操作是,先给患者加上比电脑验光结果大的度数,如果水平位已经逆动,而垂直位刚好中和,此时再回到水平位使其变顺,找到逆动转为顺动的前一个度数,即为所要的散光度数和轴位。如果先中和小的度数,则先在水平位中和垂直位,光带的位置仍是轴位。
配镜处方中使用了一些简便的符号,如D代表屈光度,S或“球”表示球面透镜,+表示凸球镜片,C或“柱”表示柱面透镜,-表示凹球镜片,○表示联合之意。例如,-2.50 D.S表示2.50屈光度的近视眼,+1.25 D.C×90°表示1.25屈光度远视散光,柱镜的轴位在90°方向,而-2.00 D.S○-1.25 D.C×135°表示2.00屈光度近视,联合1.25屈光度近视散光,柱镜的轴位在135°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