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956年起,西方国家释放的侦察气球给苏联带来了巨大困扰。这些气球不仅可能携带宣传材料,还可能进行侦察甚至实施轰炸。苏联防空部队发现,传统的战斗机和防空导弹对这种几乎静止的目标并不有效。苏联被迫采取了一些专业的应对措施。
在1956年至1977年间,苏联领空发现了4112个气球,其中793个被击落。这些气球大多用于军事目的。苏联防空部队使用了各种飞机,包括米格-128、米格-15、图-28和苏-11TM,对付这些气球。为了提高效率,苏联人甚至重新改装了S-25 Berkut和S-125 Neva防空导弹,使其专门用于攻击气球。
苏联开发了能够对抗高空气球的拦截机,始于1970年代初。1971年,多个设计小组制定了开发计划。拦截机不需要高速,因为气球几乎静止。最重要的是能够迅速到达高空并执行快速机动。由于雷达对探测和跟踪气球并不有效,飞机将配备光电瞄准器。
1971年,亚历山大·雅科夫列夫的团队提交了Yak-25PA(气球拦截器)的设计,这是对早期Yak-2RV高空侦察机的改进。然而,Yak-25PA的性能不佳,主要是由于老旧的R-11V-300发动机无法将飞机提升到超过64000英尺的高度。Yak-25RV高空侦察机由Yak-25截击机改装,增加了一个类似U-2的长直翼。但由于其结构并未完全适应新角色,性能并不理想。
苏联选择了弗拉基米尔·米亚西切夫团队的M-17飞机项目,以替代Yak-25PA。M-17设计复杂,经过多次改进,最终成为了一种双臂飞机,由安装在短机身后部的单个涡轮喷气发动机提供动力。M-17可以迅速爬升到高空,但续航时间只有两个小时。
M-17首次被美国侦察卫星在茹科夫斯基机场观测到。M-17装备了一种特殊的光电瞄准器,能够从最远25英里的距离探测到直径约25英尺的气球,并自动跟踪。与之配套的激光测距仪的探测距离为5英里。专门为M-17准备的BD-59炮塔配备双管23mm GSh-23加农炮和500发子弹的供应。
在M-17的试验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包括尾部振动、控制表面负载过高等。与此同时,一种新型的反气球武器成为焦点。1975年,苏联启动了另一项计划,将伊尔-76MD运输机改装成激光器拦截机,命名为A-60。
第一架实验性A-60,被称为Izdeliye 1A,于1981年首飞。激光器安装在货舱内,并通过机身脊柱上的整流罩覆盖的棱镜系统引导激光到目标上。该激光器的射程为50英里,至少根据设计规范,总共能够“射击”11秒。
1984年,A-60 1A在莫斯科东南的沃尔斯克浮空器研究中心上空成功损坏了一个气球。然而,1991年,米亚西切夫M-17和别里耶夫A-60项目突然结束,甚至在它们的试验完成之前。在1980年代后期,苏联空军对这些飞机的兴趣开始消退,因为气球本身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
苏联/俄罗斯气球拦截机的细节就这么多了。尽管监视气球仍然存在,但克里姆林宫的国防规划者不太可能完全忽视这种非常特殊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