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预报中提到的“雨量为100毫米”具体指的是1小时内每平方厘米的降雨量为100毫米。这种降雨量通常会导致洪涝灾害,尤其是当降雨量超过30毫米时。降雨量的测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完成,最常用的设备包括雨量筒和量杯。
雨量筒的直径通常为20厘米,内部装有漏斗和一个收集瓶。量杯的直径为4厘米,与雨量筒配套使用。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入量杯,通过量杯上的刻度即可得出当天的降雨量。
中国气象局对降雨量的定义是,24小时内的降雨量称为日降雨量。根据降雨量的不同,气象部门将之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小雨的定义为24小时内雨量小于10毫米,中雨为10.0-24.9毫米,大雨为25.0-49.9毫米,暴雨为50.0-99.9毫米,大暴雨为100.0-250.0毫米,超过250.0毫米的则称为特大暴雨。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各异,某些地区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降雨量标准。例如,在多雨的广东,日雨量达到80毫米以上即被视为暴雨;而在少雨的陕西延安地区,日雨量超过30毫米即被定义为暴雨。
除了使用专业设备,你也可以自制简易雨量筒。取一个口径为20厘米的一次性塑料或纸制碗,底部凿一个小洞,比玉米粒稍大。将碗放在一个无盖的罐子上,罐内有一玻璃瓶,瓶口与碗底的小洞相连。将简易雨量筒放置在离地70厘米高处,承接雨水。雨停后,用秤称出瓶中的水重,30克水相当于1毫米的降雨量。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地测量和了解降雨量,为日常生活和防洪抗灾工作提供重要参考。